【安全经验分享】经验分享:行测75分以上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更新时间:2017-06-03 来源:重要资讯 点击:

【www.haixia51.com--重要资讯】

  经验分享:行测75分以上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大家好,本人13年6月毕业,参加过两次国考,两次省考。第一次参加公考是刚毕业的时候,认真准备了3个月,参加了当年的国考,结果败走麦城,行测65,申论38,总分113,至今我依然记得当时沮丧的心情,因为在考申论的时候我挥洒自如,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从小语文都是强项,没想到申论居然只有38,真是晴天霹雳,关键还不知道低分症结所在。由于受到国考的打击再加上对职场生活的新鲜感,接下来三年都没有接触过公考,在一家国有企业从事行政工作。


  直到2017年,看到身边有同事考上了公务员,不服输的倔劲再加上不甘于安逸,于是报了当年的省考。我主要利用周末和平常下班时间,由于之前有过一定公考基础和经验,行测70,申论65,岗位排名第四(招两个),进面了,但是后来由于面试经验不足,没能翻盘成功。2018年,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幸运年,就在这年,我国考、省考都进面了,后来因为国考报的是外省,放弃了面试,省考以笔试第三,面试第一,综合第一的成绩,成功上岸,而且更为让我惊喜的是,这次帮我提分的科目居然是申论,国考申论74,省考申论71,而且在面试时,也是因为平常练习申论时的积累,让我的答题思路变得敏捷,最终取得了88.6的面试高分,成功翻盘。


  回顾备考历程,有艰难、辛酸,也有许多收获,总之是受益非浅。现将我总结出来的一点点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我的经历对你们有一点点帮助。


  行测


  行测主要分为5大题型,分别为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常识判断。本人强项主要在于言语理解和资料分析,故下面将着重讲解这两个模块。


  1.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主要分为逻辑填空和阅读理解(片断阅读)。


  (1)逻辑填空重在“逻辑”,要学会找逻辑对应词。什么叫逻辑对应词(或句),就是单从语义上去看,四个选项都正确,但是为什么答案是A而不是B的关键所在,下面以真题为例,帮助大家理解。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塑造我们强健的身体,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当然,它对大脑也是有益的。但事实上,运动应该__________,否则会使人反应迟钝。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会使脑组织兴奋性降低,会使能源物质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耗竭,对大脑机能造成损害。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人而异


  B.张弛有道


  C.适可而止


  D.循序渐进


  上面这道题是2018年国考真题,如果光从四个选项词语的意思来讲,填入任何一个词,都正确。但为什么答案是C,而不是其他三个呢?这时候就需要找逻辑对应词(或句),下文中“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会使脑组织兴奋性降低,会使能源物质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耗竭,对大脑机能造成损害”,这句话说明了运动不应强度过大,时间过久,是对所填词语的解释说明,所以答案呼之欲出,选C,而其他三个选项均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


  再如:科学家采用了一个笨办法,准备好一大片森林等兔子来撞。他们在巨大的探测器里装上大量反应物质,等待过路的暗物质粒子______撞上其中某个原子核。当然,为了尽可能排除其他粒子撞上原子核而产生的干扰,科学家往往把这样的暗物质探测器深埋在地下,让厚厚的岩层把不会隐身的其他粒子尽可能______在外面。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碰巧屏蔽


  B.突然隔绝


  C.随机阻挡


  D.偶然封闭


  上面这道题是2018年省考真题,我们只看第一空,如果光从语义上讲,四个选项都正确,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找出第一空的逻辑对应词(或句),当看到“准备好一大片森林等兔子来撞”,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一个成语“守株待兔”,那么所填词语需体现“偶然性”之意,A项“碰巧”、D项“偶然”均符合文意,B、C两项均没有体现这个意思,故排除。接下来我们看第二空,在A、C选项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很容易得出A为正确选项。


  上面2018年的两道真题,主要是为了说明逻辑填空在做的时候不能凭语感去做,而是要学会找到所需填空的逻辑对应词或句,这样正确率和速度都会上去,而不是仅凭语感去做题,连蒙带猜,正确率往往都很低。


  (2)阅读理解主要以主旨题为主,中心理解题也只不过是主旨题的变形而已(当然还有排序题等,由于这类题型题量较少,这里不作赘述)。


  在做阅读理解时,要学会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去把握,再利用主体一致性这个做题技巧,那么正确率可以达到80%以上。下面以两道真题进行说明。


  古代先哲对爱因斯坦等有颠覆性创新的科学家具体如何产生影响?表面上看,这些古人对物理学和整个科学领域的认知天真而充满错误,对科学几乎什么都不懂。但是,他们问了很多根本性问题,并进行了严肃讨论。如果当代科学家想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这些古代先哲将会是灵感的源泉:在追寻知识最前沿时,他们颠覆性、同时又充满孩子气的问题,将会指引人们进入新疆域。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古代先哲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至今仍具有启迪性


  B.当代科学研究是在前人成就基础上的大胆探索


  C.科学要在扬弃古代先哲思想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D.古代哲学思想为科学的创新性研究提供了助力...


  这道题有两种解法:第一种解法从文段的宏观把握,也就是老师说的画句号,文段开篇提出问题,古代先哲对颠覆性创新的科学家如何产生影响,随后分析并回答该问题,指出古代先哲提出了很多根本性的问题、并进行了严肃讨论。随后作者指出,对于现代科学家而言,古代先哲可以为他们提供灵感的源泉,从而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故文段重在说明古代先哲对当代科学仍具有指引作用,A项符合文段中心。第二种解法是利用主体一致性这个做题技巧,我们可以看到文段都是在围绕“古代先哲”这个主体在展开,所以很容得出答案为A。


  再如:《虚拟社区》用很多比喻说明,我们人类可能活在与线下世界完全不同的一个线上世界。在谈及网络的社交属性时,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疑惑,到底线上交往会不会影响线下的交往,如果太多地出现在线上,会不会在线下就变得跟大家隔绝。在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我反对数字二元论。我们现在有的东西是原子和比特的混合,它们共同增强了我们的现实感。尤其是当我们来到移动互联时代,使用众多应用程序的时候,我们会模糊线上线下的界限。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线上与线下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B.线上交往和线下交往的争论没有意义


  C.线上交往过多会造成人们彼此隔绝


  D.线上世界和线下世界的关联愈发紧密这道题我们从宏微观方面去把握这段材料。


  当我们读到“在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这句话时,表示作者是要特别强调的,紧接着说作者反对数字二元论,接下来解释反对的理由,所以答案是B。当然,除了上面的做题技巧外,还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词性相符、轻重程度等等技巧,这就需要大家在日后练习的时候多做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做题能力。


  2.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模块往往是4篇资料,每篇5题,共20题。在这里我要说的是,资料分析不要完全依赖速算技巧,没技巧就不做了,80%的计算题最好老老实实地算,其余20%的计算题比如分数大小比较、增长量的计算等可以通过一定的技巧得出结论。如果想要行测得高分,那资料分析模块必需好好练,正确率达到90%以上。资料分析我一般25分钟做20道题目,一般只错2-3道题,正确率在85%以上。这里建议大家两点:


  (1)该背的公式要做到烂熟于胸,这样在紧张的考场上才能立刻列出式子进行计算,别指望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推演公式;


  (2)遇到四个选项比较接近的计算题时,通过直除法进行计算,不要再想什么技巧了。我在准备这个模块的时候,将一些常考知识点对应的公式都写在本子上,每天在练习之前拿出来默写一遍,这样就很容易记住了。


  3、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常识判断:


  这三个模块并不是我的强项,所以我在这里也不赘述了,怕误导大家,在这里唯一想跟大家分享的有以下三点:


  (1)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实践来总结出自己的答题经验,尤其是判断推理模块,要善于总结,只有见识到各种各样的题型和知识点,才能对每一种题型有一个全面、细致的掌握,尤其对试题特点与答题规律和方法要进行认真地总结;我之前逻辑判断30%正确率,学了时祺老师的秒杀技巧,看不懂题,也基本维持在65%左右。其实考试中,除了会做的,大部分都是靠感觉选答案。


  (2)数量关系和常识判断如果基础较差的同学,别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行测的分数高低并不取决于你完成了多少题,而是取决于你做对了多少题,所以在考试过程中要把时间用在用时少、准确率高的题目上,而数量关系是最耗时间的,常识判断又因为题目包罗万象,很难复习到位,复习时间成本太高,因此建议这两个模块,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不做太高要求;


  (3)整理错题集,有针对性的各个击破。把经常出错,辨别不清,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进行及时总结,强化训练,做到有的放矢。主要问题包括做题时间问题、答题方法问题、某方面知识欠缺问题等。总之,行测要确保70分以上的诀窍就是勤练+勤总结+勤记笔记,熟能生巧,惟手熟尔。


  申论


  本人的申论从13年国考的38分到后来18年国考的74分、省考71分,从之前的短板到现在的长板,可以说就是抓住了“听话”二字,“题干决定方向,材料决定内容”真的可以说是申论破题金句。在考场上,我牢记这句话,难题迎刃而解,所以当年的联考申论分数并没有拖我的后腿,考了65分,可惜的是,第一次进面,太过紧张,被刷。客观小题目,不管是概括题,还是分析题,又或者是对策题,一定要立足于材料!立足于材料!立足于材料!很多东西来源于材料,也有很多东西是材料能够间接体现出来的。所以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只有全面把握,才能达到材料中所体现的深度。申论是一个技巧+积累的复习过程,最近群里上岸的同学申论分数都很高,在这里我就不再具体说复习方法了。




本文来源:https://www.haixia51.com/news/171/

推荐内容

为您推荐

【公务员工资为什么这么低】为什么公务员工资那么低大家都争着考?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讲,高考、考研、考公务员已经成为他们人生中必经的几项大考,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更好的生活水平。那么,为什么公务员工资那么低大家都争着考呢? 公务员和高考一样,比较公平,公正,公开 有人将高考比作“屌丝逆行成为NB人士”的必经之路,所以

2019-04-10 21:07:21   国考公务员工资  

【权威解读昆山砍人】权威解读 公考必读:全国公务员总数和录用人数2年连续下降

5月30日,人社部公布了《2015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6 7万人。这是人社部在公报中首次透露全国公务员的总数,国家公务员局此前几年在其网站上公布过2008年至2014年近7年的数据。人民网梳理发现,全国公务员总数和录用人数在2014年

2019-04-04 20:51:21   全国人大公务员录用  

权威解读昆山砍人|权威解读 公考必读:全国公务员总数和录用人数2年连续下降

5月30日,人社部公布了《2015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6 7万人。这是人社部在公报中首次透露全国公务员的总数,国家公务员局此前几年在其网站上公布过2008年至2014年近7年的数据。人民网梳理发现,全国公务员总数和录用人数在2014年

2019-04-04 20:51:21   全国人大公务员录用  

【全国公务员有多少人】图解:全国公务员总数和录用人数2年连续下降

原标题:图解:全国公务员总数和录用人数均连续2年下降5月30日,人社部公布了《2015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6 7万人。这是人社部在公报中首次透露全国公务员的总数,国家公务员局此前几年在其网站上公布过2008年至2014年近7年的数据。

2019-04-04 20:51:21   全国人大公务员录用  

愿有前程可奔赴|愿你前程一路锦绣——2016年必胜课4.23联考封闭营今日圆满闭营

于本月5日正式开营的必胜课4 23联考封闭训练营,在今日圆满落下帷幕。在这十天的学习生活中,除必胜课为同学们提供的优质学习环境,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必胜课老师们兢兢业业诲人不倦的身影,同学们苦思冥想聚精会神的模样,老师和同学们认真探讨问题的热烈氛围。相信我们的同学除了得到了丰富的学习知识,还收获了宝贵的

2019-03-06 04:10:22   愿你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