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370)

更新时间:2018-10-27 来源:行测 点击:

【www.haixia51.com--行测】

我和我在基础物理学界的同事们是爱因斯坦的理性的后继者,乐于自认为我们是在探求美。有些物理方程丑得让人不愿多看一眼,更不用说把它们写下来了。毫无疑问,终极设计者只会用美的方程来设计这个宇宙!我们宣称,如果有两个都可用来描述自然的方程,我们总要选择能激起我们的审美感受的那一个。“让我们先来关心美吧,真用不着我们操心!”这就是基础物理学家们的呼声。

读者也许会把物理看成一个具有精确预言性而不适于审美沉思的科学。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我希望与你们分享的正是这种奇妙的感受。

“美”一词被赋予了一定的内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美的感受是依赖于心理、文化、社会甚至常常是生理等因素的。物理学显然不会关心这一类的美。

自然在她的定律中向物理学家展示的美是一种设计美。因强调几何对称,这种美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想到了古典建筑。物理学家在审视自然时所用的美学体系也是从这种朴素的几何确定性中吸取精髓的。请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矩形。快,哪一个图形更能使你愉悦?按古希腊人的观点,多数人大概会选择圆。当然,正方形甚至矩形也不会没有热忱的崇拜者。但存在一个客观的判据,它按圆形、正方形、矩形的次序来排定三种图形的名次,按此次序:圆具有更高的对称性。

或许我不该问哪一个图形更美,而该问哪一个图形的对称性更高。但是,按古希腊人对球形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天体的完美性的雄辩论述,我还是要继续将对称等同于美。

对称性的精确数学定义涉及到不变性的概念。如果一个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就说这个图形在这些操作之下具有不变性。例如,圆在绕它的中心旋转时是不变的。作为一个抽象实体,不管我们把它转17度还是转其它角度,这个圆都不会变。而正方形就不一样,只有绕它的中心转90°、180°、270°和360°时(考虑对几何图形的影响时,转360°和转0°或不转是等价的)才保持不变。矩形的对称性比正方形的还要低,只有绕它的中心转180°和360°时才保持不变。

1.1.

基础物理学家选择探求的美是(  )。

A.日常生活中依赖心理和文化的直觉认识

B.物理学家在审视自然时所用的美学体系是古希腊人的古典建筑美

C.图形的对称性

D.激起审美感受的描述自然的方程

1.2.

对“让我们先来关心美吧,真用不着我们操心!”的解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基础物理学的研究者认为只要把握“美”的内涵,会用美的方程设计这个宇宙就获得了开启当代物理学的金钥匙

B.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

C.终极设计者只会用美的方程来设计这个宇宙

D.自然在她的定律中向物理学家展示的美是一种设计美

1.3.

作者没有肯定的观点是(  )。

A.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

B.物理学家研究自然定律中展示的一种设计美

C.物理学家审视自然时所用的美学体系是从朴素的几何确定性中吸取精髓的

D.物理学是具有精确的预言性,而不适于审美沉思的科学

1.4.

按原文的意思,作者将对称等同于美是因为(  )。

A.圆在绕它的中心旋转时是不变的

B.圆具有更高的对称性

C.按古希腊人对球形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天体的完美性的雄辩论述

D.对称性图形更能让人愉悦

1.5.

下列推断与作者本意相悖的是(  )。

A.对称性的精确数学定义涉及到不变性的概念

B.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性,这个几何图形就具有对称性

C.正方形的对称性比圆的高

D.矩形的对称性比正方形的还要低

 基因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推开了“基因时代”的大门。就像26个英文字母能拼出无数的单词一样,他们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由四个被称为碱基的较小分子通过不同的反复排列,组成了人体的所有基因。基因负责把指令传给细胞,制造形成所有细胞的基本材料蛋白。

现在己经知道,由于基因调控过程出现差错,就会发生疾病,包括已知的3, 500种遗传疾病以及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说,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通过基因阐明病情。例如,当指挥细胞分裂的基因发生突变,癌症就爆发了。

目前正在研究中的利用基因使细胞抵抗艾滋病病毒的方案不下数十种;癌基因已经进入医院作为诊断的工具;一大批新基因的发现已开始为男性不育、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作出了解释;血友病、肌肉营养不良、心脏病、精神病已能使用基因测试,甚至在出生前就能检测出来。

人类约有5万种基因,但是目前被确认的只有2,200多种。全世界的科学家开始了雄心勃勃的进军,希望在15年内,耗资30亿美元,完成“人类基因组规划”。可以预言,一旦描绘出“人类基因组”蓝图,医生给我们看病所使用的治疗手段,将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与此同时,生物学家也在发动一场生物技术革命,他们借鉴“人类基因组规划”,也在绘制“动植物基因图”。由于有了新的基因标志,靠考察胚胎和幼苗的染色体,就可以知道一种生物具有什么基因。育种专家将能很快找到抗疾病、抗虫害和提高产量的理想基因。很容易发现哪些物种相互交配可以产生最理想的新物种。人们将不再经三四代,只要一代就可育出新种,而且不产生非自然的遗传工程生物。农作物和牲畜的品种改良速度将大大加快。

2.1.

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一组是(  )。

①人体所有基因都是脱氧核酸(DNA)的不同排列组成的。

②改良生物品种可以通过改变生物基因而直接实现。

③基因有传达指令信息和制造形成细胞的材料蛋白的作用。

④脱氧核糖核酸(DNA)就是组成人体的基因。

⑤所有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基因调控的差错造成的。

⑥癌症的爆发与指挥细胞分裂的基因的突变有关。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③⑤⑥

2.2.

目前,在医学上利用基因为人类服务的项目是(  )。

①制造抗体

②育出新种

③检测疾病

④解释病因

⑤改良品种

⑥抵抗虫害

⑦诊断疾病

A.①②④⑦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⑦

D.③④⑥⑦

2.3.

目前,在利用基因方面受到限制的直接因素是(  )。

A.弄不清“人类基因组”

B.没有新的基因标志

C.缺少“动植物基因图”

D.不能确认全部基因

2.4.

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产生非自然的遗传工程生物”的意思是(  )。

A.人们利用基因培育出的生物新品种,与生物自然交配产生出的品种品质完全一样。

B.人们利用基因培育出新的生物品种,不再利用遗传基因而生产新的劣质的生物品种。

C.非自然的遗传工程生物不具有自然界生物的纯洁性,有了基因工程,它就不再出现了。

D.非自然的遗传工程生物会造成生物生长规律的紊乱,改变生物的性质,因此停止再生产。

鲤鱼们都想跳过龙门。因为,只要跳过龙门,他们就会从普普通通的鱼变成超凡脱俗的龙了。可是,龙门太高,他们一个个累得精疲力竭,摔得鼻青脸肿,却没有一个能够跳过去。他们一起向龙王请求:“尊敬的殿下,请您把龙门降低一点吧!如果连一条鲤鱼都跳不过去,这龙门不等于虚设了吗?”龙王不答应,鲤鱼们就跪在龙王面前不起来。他们跪了九九八十一天,龙王终于被感动了,他们都兴高采烈地变成了龙。

不久,成了龙的鲤鱼们发现,大家都成了龙,跟大家都不是龙的时候并没有两样。于是,他们又一起找到龙王,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龙王道:“真正的龙门是不能降低的。你们要想找到真正龙的感觉,还是去跳那座没有降低高度的龙门吧。”

3.1.

鲤鱼整天都想跳过龙门,把自己变成龙,是因为(   )。

A.龙具有超凡脱俗的本领

B.龙能兴风降雨,统治天地

C.龙力大无比,能飞能走

D.龙既有角,又有鳞

3.2.

鱼一个个跳得精疲力竭,鼻青脸肿,却跳不过龙门,是因为(   )。

A.鱼不可能成为龙

B.龙王不想让鱼跳过

C.龙门实在太高了

D.鲤鱼的弹跳能力太差了

3.3.

龙王不愿意答应鲤鱼的请求降低龙门,是因为(   )。

A.龙门不可能降低

B.龙王不想让鱼变成龙

C.龙门降低了就没价值

D.所有的鱼都会变成毫无实际本领的龙

3.4.

鲤鱼变成的龙发觉自己跟过去没有两样,是因为(   )。

A.鲤鱼虽然变成了龙,但没有龙的感觉

B.大家都成了龙,没有什么区别

C.这种变化毫不费力,也就没什么意义

D.龙的地位和身份随着龙数增多已经消失了

3.5.

真正的龙门是不能降低的,是因为(   )。

A.龙门是神圣的

B.龙门是变成真龙的标志

C.龙门降低后跳过去的就不是真龙

D.龙门降低就毁坏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入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20多倍。

科学家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4.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科学小组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

A.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微生物的生长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B.向南极海域倾倒硫酸铁

C.向南极海域投放硫酸铁以增加浮游生物数量

D.向南极海域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

4.2.

国际科学家小组进行向海洋投放硫酸铁研究的可行性的依据是(  )。

A.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

B.硫酸铁可以让蓝色变绿。

C.硫酸铁可大幅度提高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促进叶绿素增长。

D.实验证明铁元素可以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

4.3.

对文中划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它们的相互作用保持了空气含量的平衡

B.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出现负增长

C.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效果将更显著

D.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吸收温室气体,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4.4.

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向海中释放的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既可检测铁的去向,也可辅助硫酸铁起到相应的作用

B.海洋生产力包括蓝色海洋变绿,提高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使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成倍增长

C.在南极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既有该海域的特殊性,又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D.向海内投放硫酸体后,可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但又形成新的温室气体来源,需慎重行事

板块结构理论认为,地球的外壳分为若干部分或称为板块,这些板块始终处于相对运动之中。板块的不断移动,使断层——穿过岩层的地质裂缝——的应力不断增加,造成岩层的略微变形,最终断裂而产生断层地震。这时变形的岩层会弹回来,像一根拉长的橡皮带绷断后一样。其后,断层的各边都移动,岩层的弹性畸变也消失了。

地震前断层周围的应力会增大,这个概念促使人们想到许多检测这种地震警报的方法,科学家可以通过重新测量绘制地图时使用的三角测量点的网络来测出微小的变形。他们也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安放应变仪或倾斜计这类仪器。由于变形能改变蓄水能力(或者说通过使细小裂缝开启或闭合而改变岩层的孔隙度),因此孔隙内的水位也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现在卫星已可以用来对地球表面的点进行测量,其精度可达几厘米,所以现在的许多测量点都可以从空间重新测绘。所有这些方法在可能发生地震时都会有所显示。

当一个断层的不同部分活动的方式互不相同时,如果断层的一个部分经常有中度地震,而它的一个邻近地带在历史记载中却没有发生过地震,那么断层的这个平静地带(称作地震空白区)就可能是将发生地震的地方。

但是断层的所有部分不都是照这种方式活动的。有些活断层从来没有产生过引起人们注意的地震。由于许多岩层极其缓慢变形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在不断地滑动,其速度与板块的移动相一致,这种活动方式所产生的地震很轻微,不借助灵敏的地震仪,是不会觉察到的,这个过程叫做蠕动。正在蠕动的断层不会发生严重的地震灾害,除非蠕动停止。通过对蠕动的断层和地震空白区的多年监视,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出将来最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

5.1.

“岩层的弹性畸变”消失的原因是(  )。

A.地震消除了积存在板块中的应力

B.断裂的岩层不断向各边移动

C.地震使积存在板块中的应力增加

D.板块的不断移动使岩层断裂

5.2.

①重新测量三角测量点网络的变形情况②安放应变仪或倾斜计③改变岩层的孔隙度④观察孔隙内水位的变化⑤通过卫星对三角测量点重新测绘

上述检测地震警报的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5.3.

第四段中“其速度与板块的移动相一致”的“其”指的是(  )。

A.活断层各部分的滑动

B.许多岩层的变形

C.活断层各部分的变形

D.许多岩层的滑动

5.4.

下列说法中,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是(  )。

A.地震灾害之所以不可能消除,是因为地球板块始终处于相对运动之中

B.断层的应力始终处于“产生——增大——消除”的不断循环之中

C.地震空白区之所以最可能发生地震,是因为它各部分的活动方式互不相同

D.正在蠕动的断层如果停止了蠕动,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地震灾害

5.5.

本文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关系

B.地震产生的原因及地震预报

C.不同的地质运动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地震

D.借助观察蠕动是预报地震的有效的方法

查看答案与解析

我和我在基础物理学界的同事们是爱因斯坦的理性的后继者,乐于自认为我们是在探求美。有些物理方程丑得让人不愿多看一眼,更不用说把它们写下来了。毫无疑问,终极设计者只会用美的方程来设计这个宇宙!我们宣称,如果有两个都可用来描述自然的方程,我们总要选择能激起我们的审美感受的那一个。“让我们先来关心美吧,真用不着我们操心!”这就是基础物理学家们的呼声。

读者也许会把物理看成一个具有精确预言性而不适于审美沉思的科学。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我希望与你们分享的正是这种奇妙的感受。

“美”一词被赋予了一定的内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美的感受是依赖于心理、文化、社会甚至常常是生理等因素的。物理学显然不会关心这一类的美。

自然在她的定律中向物理学家展示的美是一种设计美。因强调几何对称,这种美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想到了古典建筑。物理学家在审视自然时所用的美学体系也是从这种朴素的几何确定性中吸取精髓的。请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矩形。快,哪一个图形更能使你愉悦?按古希腊人的观点,多数人大概会选择圆。当然,正方形甚至矩形也不会没有热忱的崇拜者。但存在一个客观的判据,它按圆形、正方形、矩形的次序来排定三种图形的名次,按此次序:圆具有更高的对称性。

或许我不该问哪一个图形更美,而该问哪一个图形的对称性更高。但是,按古希腊人对球形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天体的完美性的雄辩论述,我还是要继续将对称等同于美。

对称性的精确数学定义涉及到不变性的概念。如果一个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就说这个图形在这些操作之下具有不变性。例如,圆在绕它的中心旋转时是不变的。作为一个抽象实体,不管我们把它转17度还是转其它角度,这个圆都不会变。而正方形就不一样,只有绕它的中心转90°、180°、270°和360°时(考虑对几何图形的影响时,转360°和转0°或不转是等价的)才保持不变。矩形的对称性比正方形的还要低,只有绕它的中心转180°和360°时才保持不变。

1.1.

基础物理学家选择探求的美是(  )。

A.日常生活中依赖心理和文化的直觉认识

B.物理学家在审视自然时所用的美学体系是古希腊人的古典建筑美

C.图形的对称性

D.激起审美感受的描述自然的方程

1.2.

对“让我们先来关心美吧,真用不着我们操心!”的解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基础物理学的研究者认为只要把握“美”的内涵,会用美的方程设计这个宇宙就获得了开启当代物理学的金钥匙

B.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

C.终极设计者只会用美的方程来设计这个宇宙

D.自然在她的定律中向物理学家展示的美是一种设计美

1.3.

作者没有肯定的观点是(  )。

A.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

B.物理学家研究自然定律中展示的一种设计美

C.物理学家审视自然时所用的美学体系是从朴素的几何确定性中吸取精髓的

D.物理学是具有精确的预言性,而不适于审美沉思的科学

1.4.

按原文的意思,作者将对称等同于美是因为(  )。

A.圆在绕它的中心旋转时是不变的

B.圆具有更高的对称性

C.按古希腊人对球形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天体的完美性的雄辩论述

D.对称性图形更能让人愉悦

1.5.

下列推断与作者本意相悖的是(  )。

A.对称性的精确数学定义涉及到不变性的概念

B.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性,这个几何图形就具有对称性

C.正方形的对称性比圆的高

D.矩形的对称性比正方形的还要低

 基因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推开了“基因时代”的大门。就像26个英文字母能拼出无数的单词一样,他们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由四个被称为碱基的较小分子通过不同的反复排列,组成了人体的所有基因。基因负责把指令传给细胞,制造形成所有细胞的基本材料蛋白。

现在己经知道,由于基因调控过程出现差错,就会发生疾病,包括已知的3, 500种遗传疾病以及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说,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通过基因阐明病情。例如,当指挥细胞分裂的基因发生突变,癌症就爆发了。

目前正在研究中的利用基因使细胞抵抗艾滋病病毒的方案不下数十种;癌基因已经进入医院作为诊断的工具;一大批新基因的发现已开始为男性不育、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作出了解释;血友病、肌肉营养不良、心脏病、精神病已能使用基因测试,甚至在出生前就能检测出来。

人类约有5万种基因,但是目前被确认的只有2,200多种。全世界的科学家开始了雄心勃勃的进军,希望在15年内,耗资30亿美元,完成“人类基因组规划”。可以预言,一旦描绘出“人类基因组”蓝图,医生给我们看病所使用的治疗手段,将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与此同时,生物学家也在发动一场生物技术革命,他们借鉴“人类基因组规划”,也在绘制“动植物基因图”。由于有了新的基因标志,靠考察胚胎和幼苗的染色体,就可以知道一种生物具有什么基因。育种专家将能很快找到抗疾病、抗虫害和提高产量的理想基因。很容易发现哪些物种相互交配可以产生最理想的新物种。人们将不再经三四代,只要一代就可育出新种,而且不产生非自然的遗传工程生物。农作物和牲畜的品种改良速度将大大加快。

2.1.

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一组是(  )。

①人体所有基因都是脱氧核酸(DNA)的不同排列组成的。

②改良生物品种可以通过改变生物基因而直接实现。

③基因有传达指令信息和制造形成细胞的材料蛋白的作用。

④脱氧核糖核酸(DNA)就是组成人体的基因。

⑤所有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基因调控的差错造成的。

⑥癌症的爆发与指挥细胞分裂的基因的突变有关。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③⑤⑥

2.2.

目前,在医学上利用基因为人类服务的项目是(  )。

①制造抗体

②育出新种

③检测疾病

④解释病因

⑤改良品种

⑥抵抗虫害

⑦诊断疾病

A.①②④⑦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⑦

D.③④⑥⑦

2.3.

目前,在利用基因方面受到限制的直接因素是(  )。

A.弄不清“人类基因组”

B.没有新的基因标志

C.缺少“动植物基因图”

D.不能确认全部基因

2.4.

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产生非自然的遗传工程生物”的意思是(  )。

A.人们利用基因培育出的生物新品种,与生物自然交配产生出的品种品质完全一样。

B.人们利用基因培育出新的生物品种,不再利用遗传基因而生产新的劣质的生物品种。

C.非自然的遗传工程生物不具有自然界生物的纯洁性,有了基因工程,它就不再出现了。

D.非自然的遗传工程生物会造成生物生长规律的紊乱,改变生物的性质,因此停止再生产。

鲤鱼们都想跳过龙门。因为,只要跳过龙门,他们就会从普普通通的鱼变成超凡脱俗的龙了。可是,龙门太高,他们一个个累得精疲力竭,摔得鼻青脸肿,却没有一个能够跳过去。他们一起向龙王请求:“尊敬的殿下,请您把龙门降低一点吧!如果连一条鲤鱼都跳不过去,这龙门不等于虚设了吗?”龙王不答应,鲤鱼们就跪在龙王面前不起来。他们跪了九九八十一天,龙王终于被感动了,他们都兴高采烈地变成了龙。

不久,成了龙的鲤鱼们发现,大家都成了龙,跟大家都不是龙的时候并没有两样。于是,他们又一起找到龙王,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龙王道:“真正的龙门是不能降低的。你们要想找到真正龙的感觉,还是去跳那座没有降低高度的龙门吧。”

3.1.

鲤鱼整天都想跳过龙门,把自己变成龙,是因为(   )。

A.龙具有超凡脱俗的本领

B.龙能兴风降雨,统治天地

C.龙力大无比,能飞能走

D.龙既有角,又有鳞

3.2.

鱼一个个跳得精疲力竭,鼻青脸肿,却跳不过龙门,是因为(   )。

A.鱼不可能成为龙

B.龙王不想让鱼跳过

C.龙门实在太高了

D.鲤鱼的弹跳能力太差了

3.3.

龙王不愿意答应鲤鱼的请求降低龙门,是因为(   )。

A.龙门不可能降低

B.龙王不想让鱼变成龙

C.龙门降低了就没价值

D.所有的鱼都会变成毫无实际本领的龙

3.4.

鲤鱼变成的龙发觉自己跟过去没有两样,是因为(   )。

A.鲤鱼虽然变成了龙,但没有龙的感觉

B.大家都成了龙,没有什么区别

C.这种变化毫不费力,也就没什么意义

D.龙的地位和身份随着龙数增多已经消失了

3.5.

真正的龙门是不能降低的,是因为(   )。

A.龙门是神圣的

B.龙门是变成真龙的标志

C.龙门降低后跳过去的就不是真龙

D.龙门降低就毁坏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入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20多倍。

科学家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4.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科学小组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

A.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微生物的生长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B.向南极海域倾倒硫酸铁

C.向南极海域投放硫酸铁以增加浮游生物数量

D.向南极海域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

4.2.

国际科学家小组进行向海洋投放硫酸铁研究的可行性的依据是(  )。

A.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

B.硫酸铁可以让蓝色变绿。

C.硫酸铁可大幅度提高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促进叶绿素增长。

D.实验证明铁元素可以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

4.3.

对文中划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它们的相互作用保持了空气含量的平衡

B.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出现负增长

C.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效果将更显著

D.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吸收温室气体,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4.4.

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向海中释放的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既可检测铁的去向,也可辅助硫酸铁起到相应的作用

B.海洋生产力包括蓝色海洋变绿,提高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使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成倍增长

C.在南极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既有该海域的特殊性,又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D.向海内投放硫酸体后,可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但又形成新的温室气体来源,需慎重行事

板块结构理论认为,地球的外壳分为若干部分或称为板块,这些板块始终处于相对运动之中。板块的不断移动,使断层——穿过岩层的地质裂缝——的应力不断增加,造成岩层的略微变形,最终断裂而产生断层地震。这时变形的岩层会弹回来,像一根拉长的橡皮带绷断后一样。其后,断层的各边都移动,岩层的弹性畸变也消失了。

地震前断层周围的应力会增大,这个概念促使人们想到许多检测这种地震警报的方法,科学家可以通过重新测量绘制地图时使用的三角测量点的网络来测出微小的变形。他们也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安放应变仪或倾斜计这类仪器。由于变形能改变蓄水能力(或者说通过使细小裂缝开启或闭合而改变岩层的孔隙度),因此孔隙内的水位也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现在卫星已可以用来对地球表面的点进行测量,其精度可达几厘米,所以现在的许多测量点都可以从空间重新测绘。所有这些方法在可能发生地震时都会有所显示。

当一个断层的不同部分活动的方式互不相同时,如果断层的一个部分经常有中度地震,而它的一个邻近地带在历史记载中却没有发生过地震,那么断层的这个平静地带(称作地震空白区)就可能是将发生地震的地方。

但是断层的所有部分不都是照这种方式活动的。有些活断层从来没有产生过引起人们注意的地震。由于许多岩层极其缓慢变形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在不断地滑动,其速度与板块的移动相一致,这种活动方式所产生的地震很轻微,不借助灵敏的地震仪,是不会觉察到的,这个过程叫做蠕动。正在蠕动的断层不会发生严重的地震灾害,除非蠕动停止。通过对蠕动的断层和地震空白区的多年监视,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出将来最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

5.1.

“岩层的弹性畸变”消失的原因是(  )。

A.地震消除了积存在板块中的应力

B.断裂的岩层不断向各边移动

C.地震使积存在板块中的应力增加

D.板块的不断移动使岩层断裂

5.2.

①重新测量三角测量点网络的变形情况②安放应变仪或倾斜计③改变岩层的孔隙度④观察孔隙内水位的变化⑤通过卫星对三角测量点重新测绘

上述检测地震警报的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5.3.

第四段中“其速度与板块的移动相一致”的“其”指的是(  )。

A.活断层各部分的滑动

B.许多岩层的变形

C.活断层各部分的变形

D.许多岩层的滑动

5.4.

下列说法中,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是(  )。

A.地震灾害之所以不可能消除,是因为地球板块始终处于相对运动之中

B.断层的应力始终处于“产生——增大——消除”的不断循环之中

C.地震空白区之所以最可能发生地震,是因为它各部分的活动方式互不相同

D.正在蠕动的断层如果停止了蠕动,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地震灾害

5.5.

本文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关系

B.地震产生的原因及地震预报

C.不同的地质运动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地震

D.借助观察蠕动是预报地震的有效的方法

查看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中提到“我们宣称,如果有两个都可用来描述自然的方程,我们总要选择能激起我们的审美感受的那一个。这就是基础物理学家们的呼声”,由此可见,基础物理学家选择探求的美是激起审美感受的描述自然的方程。

故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根据文段意思,设计宇宙的只能是“终极设计者”,即自然,人类是无法设计宇宙的,A项解释不符合原文。

从第二段中的“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可知B项正确。从“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可知自然在设计这个宇宙的时候还是一“美”为出发点的,故C正确。D项为第四段第一句的原话,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1.3.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态度理解。

文中第二段提到“读者也许会把物理看成一个具有精确预言性而不适于审美沉思的科学。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否定了D选项的说法。

A项从第二段中“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能得出为正确。B项从第四段第一句可以得出是正确的。C项为第四段原文“物理学家在审视自然时所用的美学体系也是从这种朴素的几何确定性中吸取精髓的”,为作者肯定的观点。

故正确答案为D。

1.4.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从第五段中“按古希腊人对球形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天体的完美性的雄辩论述,我还是要继续将对称等同于美”这一句可知C项正确。

A、B项的主体词都为“圆”,A项解释圆为什么是对称图形,B项解释为什么圆会被认为最美,均不是本题“对称等同于美”的解释。D项主观性太强,且在文中未得到体现,所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5.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文中提到“圆在绕它的中心旋转时是不变的,作为一个抽象实体,不管我们把它转17度还是转其他角度,这个圆都不会变。而正方形就不一样,只有绕它的中心转90度、180度、270度和360度时才保持不变”,由此可知,正方形对称性的保持要比圆的要求苛刻,故圆比正方形对称性高,C项与作者本意相悖。

A项为最后一段第一句,正确。文中提到“如果一个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就说这个图形在这些操作之下具有不变性”,而“对称性涉及到不变形”,故“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性,这个几何图形就具有对称性”,B项正确。D项从最后一段末句可得出。

故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由第一段“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由四个被称为碱基的较小分子通过不同的反复排列,组成了人体的所有基因”可知,①④正确。由第二段“当指挥细胞分裂的基因发生突变,癌症就爆发了”可知,⑥正确。

由第一段“基因负责把指令传给细胞,制造形成所有细胞的基本材料蛋白”可知,基因仅具有传达指令信息的作用,形成细胞的材料蛋白是有细胞中的一些结构制造的,故③错误。⑤说法过于绝对。

故正确答案为A。

2.2.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定位材料第三段,由“利用基因使细胞抵抗艾滋病病毒的方案不下数十种”可知,①正确。由“癌基因已经进入医院作为诊断的工具”可知,⑦正确。由“一大批新基因的发现已开始为男性不育、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作出了解释”可知,④正确。由“血友病、肌肉营养不良、心脏病、精神病已能使用基因测试,甚至在出生前就能检测出来”可知,③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由材料第五段可知,②⑤⑥是为农业上动植物服务的项目。

2.3.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由第四段“人类约有5万种基因,但是目前被确认的只有2200多种”和“一旦……将……”可知,不能确认全部基因是在利用基因方面受限制的直接原因。故正确答案为D。

A、B、C项均不是限制基因利用的直接因素。

2.4.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理解。定位材料第五段,材料提到有了新的标志基因后,很容易发现哪些物种相互交配可以产生最理想的新物种,可利用动物间的交配来获得自然的遗传工程生物,而不用采用“非交配”方式产生的非自然的遗传工程生物。可见非自然的遗传工程生物有其不好的一面,由此推断出D正确。

C项表述错误,“基因工程”是“非自然的遗传工程生物”产生的方法。A、B项材料未提及。

因此正确答案为D。

3.1.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文章第二句话可知,鲤鱼想跳过龙门,是因为他们想变成超凡脱俗的龙,A项表述符合文意。其他三项在文章中并未提及,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3.2.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从文中鲤鱼请求龙王把龙门降低一点,可知鲤鱼跳不过龙门是因为龙门太高,C项表述正确。A项错误,文中已经提到鲤鱼后来变成了龙;B、D项在文章中并未提及,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3.3.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之所以要设置“龙门”,其目的是为了考验鲤鱼的本领。当鲤鱼的本领足够强大可以跃过龙门时,它们就会变成龙。把龙门降低之后,鲤鱼虽然能跃过龙门,但它们的本领却没有增长,龙门也就没有了存在价值。由此可知,龙王不愿降低龙门,是因为这样一来,龙门就形同虚设,没有了价值。C项表述正确。

A项错误,龙门是可以降低的;B项文中未提及;D项“所有的鱼”和“毫无本领”表述过于绝对,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3.4.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章最后一段龙王道“真正的龙门是不能降低的。你们要想找到真正龙的感觉,还是跳那座没有降低高度的龙门吧”可知,因为龙门降低了,从鲤鱼变成龙的过程变得毫不费力,那么这种变化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C项表述符合文意。其他三项均未抓住文章要阐述的道理,即没有付出辛苦和努力就轻易得到的成功是没有任何意义和成就感的。A为干扰项,但A只是基于材料内容的表面陈述,造成A项的原因还是要归于C项。

故正确答案为C。

3.5.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从文章最后一段可知,龙门降低后,鲤鱼们即使成了龙也没有龙的感觉,只有跳过真正的没有降低的龙门,鲤鱼们才能找到真龙的感觉。B项表述符合题意。A项不足以解释龙门不能降低的原因,C、D项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4.1.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原文说明投放硫酸铁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增加浮游生物,是否会产生这样的后果还无定论,并且这也不是实验愿意看到的结果。C项的“以增加”表明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浮游生物,这明显与原文不符。A、B、D三项均为国际科学小组研究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

4.2.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原文第三段指出铁元素作用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此后科学家一直在进行检验和完善。近年的一个实验刚刚了证明硫酸铁可大幅度提高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促进叶绿素增长,因而成为国际科学家小组进行向海洋投放硫酸铁研究最直接的可行性依据。D项最为全面准确,故正确答案为D。

A项只提到了理论,不构成可行性依据。

B项无中生有。

C项只说到了最近的一个实验结果,忽略了科学家一直进行的检验和完善。

4.3.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理解题。

A项提到的保持空气含量的平衡在原文中并未出现,属于无中生有。

B项中提到了“负增长”,而原文没有提到增长和增长率的问题,属于无中生有。

C项讨论的是效果会更加显著,而原文只是说起到了减少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至于效果并没有到,属于无中生有。

D项之中没有添加任何附加条件和主观推断的,正确答案为D。

4.4.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A项中提到的“可以辅助硫酸铁起作用”在原文中没有涉及到。

B项混淆了“海洋生产力”和“提高海洋生产力”,海洋生产力的提高可以是指“变绿”、“提高藻类的生长”和“使叶绿素增加”,这并不是“海洋生产力”的内容。

C项由第四段知其正确。

D项说投放硫酸铁一定会产生新的温室气体来源,而原文说的是“尚需研究”,所以也不对。

故正确答案为C。

5.1.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定位原文第一自然段,可知>“岩层的弹性畸变”是断层应力增加造成的,随着断层应力不断增加,岩层断裂而产生地震,>地震消除了积存在板块中的应力,地震后变形的岩层恢复,使“岩层的弹性畸变”消失。故正确答案为A。

B项“>断裂的岩层不断向各边移动”与>“岩层的弹性畸变消失“同时发生,前者不能是后者发生的原因。C项说法明显错误,地震后变形的岩层恢复,可见应力被消除了,并非增加了。D项“>板块的不断移动使岩层断裂”是地震产生的原因,而地震消除应力才是>“岩层的弹性畸变”消失的原因。

>因此正确答案为A。

5.2.答案:

解析:

从文中可以得出,方法①和②明显正确,排除B;从“由于变形能改变蓄水能力(或者说通过使细小裂缝开启或闭合而改变岩层的孔隙度),因此孔隙内的水位也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可知③错误,排除A、D。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5.3.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词语指代。定位原文第四自然段的“其速度与板块的移动相一致”,“其”指代前面语句的“它们的滑动”,而“它们”又特指“活断层的各部分”,因此“其”指的是“>活断层各部分的滑动”,故正确答案为A。

5.4.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由材料第三自然段“当……时,如果……,那么……”可知文中陈述的是一种假定的条件,即如果断层的一个部分经常有中度地震,而它的一个邻近地带没有发生过地震,地震空白区就可能发生地震,C项错把假设关系表述为因果关系,且“最可能”的说法也与材料表述不符。

由第一自然段“这些板块始终处于相对运动之中 ”和“板块的不断移动……最终断裂而产生断层地震”可知,板块始终处于相对运动,相对运动最终造成岩层断裂而产生地震,故A项正确。由第一自然段“板块的不断移动……岩层的弹性畸变也消失了”和“块始终处于相对运动之中”可知,>断层的应力始终处于“产生——增大——消除”的不断循环之中,B项正确。由第四自然段“正在蠕动的断层不会发生严重的地震灾害,除非蠕动停止”可知,断层停止蠕动,可能发生严重的地震灾害,D项正确。

因此正确答案为C。

5.5.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表面主旨。文段第一自然段解释了地震的成因,二、三、四自然段进一步说明了如何预测地震灾害,整篇材料构成了分——分的结构。全文的主要观点应是前后内容的概括,故正确答案为B。A项是前面“分”的部分,D项是后面“分”的部分,C项在材料中未提到,均不选。

因此正确答案为B。

本文来源:https://www.haixia51.com/xc/226041/

推荐内容

为您推荐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青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1 【答案】C。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规定  解析:《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C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 【答案】A。德国  解析:欧元区是指欧洲联盟成员中使用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的国家区域。

2019-07-03 17:20:07   公务员行测真题及答案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乡

以下真题是根据网上搜集以及考生回忆整理,在题号顺序上可能与考生的试题有出入,请考生以试卷为准。  一、常识判断  1 “庖丁解牛”之所以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是因为他:  A 顺应客观规律B 注重主动思考  C 能够坚持不懈D 能够触类旁通  1 【答案】A。解析:庖丁解牛是指庖丁解剖了全牛。比喻经过反

2019-07-03 17:20:07   乡镇公务员考试真题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14 【答案】A。德国  解析:欧元区是指欧洲联盟成员中使用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的国家区域。1999年1月1日,欧盟国家开始实行单一货币欧元和在实行欧元的国家实施统一货币政策。欧元区共有19个成员国,包括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斯洛文尼

2019-07-03 17:20:07   公务员行测真题及答案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新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以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根据网上搜集以及考生回忆的真题做出的答案及解析,在题号顺序上可能与考生的试题有出入,建议考生在看解析时参考答案选项。  60 【答案】C。47  解析:老李家的人均水费为210×5÷6=175元,老张家的人均水费为(180×5+30×7)÷5=222元,则所求为222-175=

2019-07-03 17:20:07   公务员行测真题及答案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真题】下列关于党的重要思想,按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①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思考用什么

2019-07-03 17:20:07   公务员行测真题及答案